闭塞性动脉硬化

闭塞性动脉硬化

概述:闭塞性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是一种进行性动脉变性性疾病。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周围动脉尤其是腹主动脉下端的大、中动脉,并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患肢缺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45岁以上男性,其中20%伴有糖尿病,35%伴有高血压。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本病多见于45岁以上男性,其中20%伴有糖尿病,35%伴有高血压。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病因

病因:病因未明。目前认为脂质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动脉壁功能障碍、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紊乱是本病的促发因素。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某些血管区域血流的应力、张力和压力变化是发病基础。在血管分支或分叉的对角处所产生的湍流和涡流造成的持续性压力可导致内膜细胞损伤和增殖,故其节段性病变常出现于颈总动脉分出颈内动脉和腹主动脉分出髂动脉的分叉处。偶见锁骨下动脉及尺动脉受累,糖尿病患者可累及胫前与胫后动脉。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肢体供血不足,出现患肢发凉、麻木和疼痛。随着缺血程度加重,引起缺血性神经炎,使疼痛在夜间更为剧烈。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为本病最常见的两种症状。此外可见患肢皮肤苍白、温度降低、感觉减退、皮肤变薄、汗毛脱落、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骨质稀疏等。后期可产生趾、足或小腿的干性坏疽和溃疡。糖尿病患者常有湿性坏疽和继发感染。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两下肢可同时受累。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内脏如脑、心、肾、肠系膜等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

并发症

并发症:并发血管源性阳痿、微循环栓塞、动脉瘤、坏疽期并发感染后组织溃烂坏死。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脂蛋白增高,血糖、尿糖、糖耐量试验等常有阳性发现。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心电图及超声血管检查有助于了解血管受损程度。X线平片可发现钙化斑,常提示为闭塞病变的部位,并可借此估计骨质稀疏程度。动脉造影可了解患肢动脉的阻塞部位、范围和程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组织病理:病变呈阶段性分布,累及大的和中等动脉。动脉内膜下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内膜有纤维物质沉积,导致内膜增厚和管腔狭窄。继而形成血栓、导致管腔闭塞。动脉壁中层可发生肌纤维萎缩和坏死并被胶原纤维所代替。此外可见有钙质沉着。

诊断

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脏器血管硬化的表现,结合动脉造影可确立诊断。
    诊断要点:
    1.男性患者,年龄在中年以上。
    2.根据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收缩期风吹氧杂音出现部位,通常可做出病灶定位诊断。
    3.由静息痛、趾端感觉异常或麻木等可做出休息时缺血的诊断。
    4.根据毛发脱落、趾甲变形、皮下或肌肉萎缩以及肢体远端的坏死、溃疡等可判断动脉病变部位、范围和闭塞程度。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须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鉴别。本病不发生血栓及静脉炎,可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鉴别。多发性大动脉炎以青年女性易患,多侵犯上肢动脉,通常缺乏明显的自觉症状,对阿司匹林治疗敏感。

治疗

治疗:
    1.一般治疗  戒烟,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饮食,控制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控制高血压,避免应用血管收缩药物。预防外伤,注意保暖,加强锻炼,以利侧支循环形成。
    2.药物治疗
    (1)降脂药:双贝特(安妥明丙二醇酯)0.5g口服,每天3次;氯贝丁酯(祛脂乙酯,安妥明)0.25~0.5g口服,每天3次;糖酐酯钠(右旋糖酐硫酸酯钠)0.15~0.45g口服,每天3次;吡卡酯(吡醇氨酯血脉宁)0.25g口服,每天3次。
    (2)扩张血管药:可参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此外可用布酚宁苄丙酚胺)3~6mg口服,每天3次;异克舒令(苯氧丙酚胺)10~20mg口服,每天3次。
    (3)可在必要时应用抗凝剂或抗抑郁药物。
    3.手术治疗  适用于严重静息痛、症状进行性加剧或有可能产生溃疡与坏疽者。可采用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亦可行动脉内膜剥脱术以疏通流向患肢的动脉血流。交感神经切除术对皮肤局部缺血性损害可获良效。单个趾坏疽予以截肢处理。
    4.中医疗法  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立法。方用:当归、熟地、络石藤、黄芪各15g,赤芍、川芎、苏木、地龙、牛膝、郁金、制川乌、干姜、桂枝各10g,制乳香、制没药、红花各6g,鸡血藤30g,每天1剂水煎服。

预后

预后:本病病情较难控制,一旦产生坏死及溃疡则难治愈。伴有其他脏器动脉硬化者预后不良。

预防

预防:戒烟,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饮食,控制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控制高血压,避免应用血管收缩药物。预防外伤,注意保暖,加强锻炼,以利侧支循环形成。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